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

一些Mix的想法

一開始先釐清整首歌的方向,
建立整首歌的Groove
找出最重要的元素然後加強它

高度,深度跟寬度

大部分的混音師思考音樂是3D的
高度,深度跟寬度
高度主要是由於頻率感覺造成
基本上我們應該確定所有頻率
完整的被呈現出來。而一開始
我們可以透過已經發行的
混音良好的cd作為一開始的參考。
深度主要是因為音量大小,Reverb Delay等影響
但是收音的環境或者overhead,room mic
一樣會造成影響
寬度主要是把樂器放置的位置所造成
(比較簡單的可以想成pan左右)
當然很多因素還會互相影響
但一開始可以從這幾點下去思考。

混音的六個元素
不管哪種音樂類型
主要決定一個好的混音的
有六個要素:
Balance(平衡)
每個樂器間的音量大小關係
Frequency Range(頻率範圍)
所有頻率適當的呈現
Panorama(全景)
所有樂器放置在音場中的位置
Dimension(體積,尺寸大小)
增加樂器上的環境音
Dynamic(動態)
每一軌,每一個樂器的動態大小
(動態可以查詢我之前的音樂字典有比較詳細的解釋)
Interest(有趣度)
這個混音特不特別,
吸不吸引人

接下來的文章會從這六個要素下去講述
(本文的概念來自The Mixing Engineers Hand Books 一書)


1 則留言:

  1. 對於頻率方面我有點不了解
    是跟訊號一樣會衰退的意思嗎?

    回覆刪除